您好!欢迎光临公益网
地方联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联盟机构 > 全国高校自媒体公益联盟 > 正文

支教太行山下(报告文学)

来源:中国公益网    时间:2017-08-24 11:06:39    

  一,兴致勃勃,整装出发

  2017年7月7日,告别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随大手小手支教团乘上了从江苏徐州开往河南新乡的火车。绿壳火车穿黄河,跨山岭,像一条巨龙一样驰骋了七个多小时到达了新乡。

  我不知道,是愚公移山的传说,还是喜马拉雅运动造就了太行山。河南新乡的太行山像一位老者一样屹立在那里,将辽阔的平原分割成了两半,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这里,没有喧嚣,没有争斗。淳朴和落后相依,迷茫与渴望并存。

  支教队到达新乡后,又转了两次车,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到达了上八里镇镇中学。那时,新乡正值盛夏,气温在40度左右,在镇中学稍事休息后,我们32名队员分成了两队,一队前往杨和寺小学,一队前往鸭口小学,我在鸭口小学这一队。我们队又徒步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到达了目的地----上八里镇鸭口小学。

  到达上八里镇鸭口后,经过简单的调整和休息,我们对鸭口小学进行了全面的卫生清理。第一晚,我们在疲惫和燥热中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起了床,队长马凯贤安排了今天的具体工作,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进村进行招新宣传,至此我们21天的支教生活正式开始了。这一天我们走遍了学校附近的所有村庄,我们是分组进行宣传的,我和另外两名支教队员分到了一组。我们负责学校附近的白庄和郭庄两个地方。每到一户人家我们都会询问老乡家里有没有在上小学的小孩,告诉他们我们来的目的,这样一天下来队员们已疲惫不堪。这一天就这样在忙碌中度过。

  7月10日,我们在学校门口设立了招新报名点,经过昨天的宣传,很多家长和孩子纷纷来到了学校报到,我们把前来报到的孩子分成了五个年级,我被安排当了五年级的班主任,面对这样一群可爱又调皮的孩子,我此刻的内心既快乐又忐忑。整好队形,带孩子们进了班,向孩子们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没多久孩子们便接受了我这个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下午四点五十,第一天的课程就这样结束了,我们又把没有家长来接的孩子,一个一个的送回了家,我记得我第一天送的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他家离学校有半个小时的路程,当我送完孩子回到学校,已经快接近六点,做饭的队员也做好了饭等着我们,就这样,几张课桌拼成的饭桌,几道简单的菜,队员没有到齐,谁也不会先动筷子,当队员们都到了,这一顿饭才算是正式开始吃了。说道吃饭,我在这里又想多说几句,由于队员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吃的东西也是各不相同,但是到了这儿,我们每天吃的都是土豆和茄子,偶尔有一点肉和其他的菜,很多队员都有吃不饱的情况,当然也包括我,因为平时饭量比较大,但大家都不会说出来。我想这就是生活。

  这一天是我们支教以来最累的一天,但我们没有抱怨,反而还感到非常的充实。我想这也是生活。

  7月11日,还是和以往一样队员们早早就起了床,但今天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大手小手支教团开营仪式,队员们早早的布置好了场地,早上9点开营仪式正式开始了,首先各位领导进行了讲话,他们表示非常感谢和欢迎大手小手支教团的到来,他们希望支教团的到来能给孩子们不一样的知识和不一样的精彩。最后我们给孩子们分发了用支教团筹集的善款为孩子们购买的字典和本子。至此开营仪式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

  7月21日早上8点20分,支教团在鸭口小学给孩子们举办了趣味运动会,运动会有袋鼠跳,跑步过杆,呼啦圈,跳绳等六个项目,因为高低年级体能和各方面差异较大,所以比赛采用了我们制定的相对公平的比赛方式,孩子们在各个运动项目上展现出了自己的活力,拿出了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此次运动会不仅磨砺了孩子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也展现出了孩子们最优秀的一面。

  二,支教点孩子们的生活

  我们所支教的鸭口小学坐落在南太行山下,这里离鸭口镇镇上有20分钟的车程,离新乡市区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市区要转一次车,需要十几块钱的车费。

  学校的条件很好,这所小学和幼儿园是一体的,学校有两栋教学楼和两个操场(包括幼儿园),还有一栋学生宿舍是和学生食堂是一体的。

  我才到学校的时候心里面还在想,这么好的学校还需要我们支教吗,但是经过我后来的所见所闻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想法。

  学校的食堂只有简单配置,宿舍也很久没有人住了,地上的灰尘已是厚厚的一层。我们收拾了一个下午才把它收拾干净。

  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是严重不足的,学校采用了包班制,一个老师教了很多科目,学校的大部分老师的学历都是中专和大专水平,而且有些老师已经在这里执教几十年了,很多思想和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现在的潮流。

  小学每天早上八点上课中午十一点十分放学,下午两点半上课,孩子们中区有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回家吃饭,但是有些孩子离家比较远,要走一个小时才能到家,到家后匆匆吃了饭又往学校赶。就这样每天重复着,为了学习孩子们没有一点抱怨。

  这里的孩子英语成绩十分不好,所以假期很多家长给孩子们报了补习班,当听说我们支教团要来的时候,有些家长就把孩子送到了我们这儿,我们被他们当成了他们心中的“补习班”,我们也给家长解释过,我们不是补习班,我们是一群青年大学生过来义务支教的,通过我们的解释,家长们也对我们有了新的看法。我们也针对孩子们薄弱的地方,给孩子们进行了专门的辅导,同时我们还给孩子们开了很多特色课程,通过讲解和实践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我记得我上的第一节课是五年级的班会课,本来这节课安排的是语文,因为考虑到有很多事要给孩子们说和对孩子们还不了解,所以第一节课就改为了班会课。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都用一种渴望的眼光望着我,我给孩子们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和向他们介绍了支教团,最后又叫同学们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在他们介绍自己的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比较害羞,还有一部分孩子不会说普通话,所以和他们交流起来比较费劲。这一节课孩子们很兴奋,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很不听话,我对他们进行了口头的制止后给他们讲了这样做是不对的,那几个孩子也听得进去,很快就不吵了。很快这节班会课就结束了。

  三,当地村民的热情

  我记得有一天下午,我和另外一名支教队员俞天羿一起去学校外面办一件事,具体是什么事我已然记不清了,但是我记得我们在回来的路上路过了我带的班级一个学生家里,我们就和她打了个招呼,就在这时候他弟弟哭着出来了,我们问他怎么了,他说他有几个字不会写,因为他姐姐在做饭没空,我说来老师教你,他也在我们支教点上学,读一年级,当我们教完他准备离开的时候,他的母亲拿出了西瓜和葡萄给我们吃,我们说不用,最后还是在阿姨强烈的要求下我们拿了一点葡萄带走,阿姨说这是她家自己种的,天然无公害,我们也尝了尝,葡萄的的甜甜的味道伴随着阿姨的热情,我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不只是这些,因为我们在学校是队员们轮流做饭吃,我们的菜都是在镇上去买的,很多村民知道后,自发的给我们送来了很多蔬菜和水果,我们也曾婉言拒绝过,但这还是抵挡不了村民们的热情,我记得有一天下午,一个队员在村民们送的菜袋子里发现了一封感谢信,是一位学生家长写给支教团全体教师的。面对村民们送的蔬菜和这封沉甸甸的感谢信,队员们的心情沉重了,也认识到了自己所肩负重任。

  四,离开并不代表着永恒

  7月30日,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准备,大手小手支教团鸭口小学文艺汇报演出今天终于开始了,演出包括学生部分和老师部分,但是主要以学生为主。文艺汇演以老师们的舞蹈表演《最炫小苹果》拉开了帷幕。孩子们也为我们带来了舞蹈,歌曲等节目。很多学生家长也来到了现场,学生和家长们把那个小小的舞台围得满满的,现场气氛相当活跃。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们的汇演还有两个节目就要结束的时候,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的汇报演出也因此不得不中断,但是我们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我们收拾好了东西,安排好学生后,我们全体队员在雨中表演完了我们的最后一个节目----队歌《仰望心空》。歌曲结束后队长马凯贤用他那嘶哑的喉咙大声的为家长们介绍着我们的支教队,我们来的目的,我们的队员。很多队员这时候已泣不成声,泪水混杂着雨水流了下来。我没有哭,但我的内心是波澜的。

  最后我们把学生带到了教室,给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节课—班会。这节班会课大家的心情就像窗外的天气,是沉重的,孩子们仿佛已经知道,我们就快要离开,一个个变得格外的安静,就连平时最爱捣蛋的几个学生都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这节课作为班主任的我并没有说太多的话,我只是告诉他们以后要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考一个好大学。这时候他们的英语老师王圣洁和数学老师罗春艳来到了教室外面,我就叫她们给孩子们说了几句话。也都是鼓励孩子们的,最后我们一起拍了合照,很多同学和我们一一进行了拥抱,我想这个拥抱不仅仅代表着离别,更代表着感谢,老师的感谢,感谢有你们这样一群可爱的孩子。孩子们的感谢,感谢有我们这样一群老师。

  没过多久,雨停了,家长们陆陆续续把孩子接回了家。很多孩子给我们送来了小礼物,有折的爱心,花朵,明信片等,当然还有一些小纸条,上面写满了孩子们相对我们说又由于来不及或者害羞没有对我们说的话。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有个男生给我写的一段话,他平时真的很调皮,他在纸条上写着:“杨老师,对不起,以前总是调皮,惹你生气,从今以后我一定努力学习好好听话,杨老师:再见。”

  我们全体教师来到了校门口,排成了两队,目送着孩子和家长们离开了学校,在这过程中,很多孩子们对我们说着再见。我告诉他们:不说再见,我们以后依然会再见的。

  7月31日,早上9点钟,来接我们的中巴车以在学校门口等候,学校附近的孩子和家长来给我们做最后的道别。我们上了车,至此我的上八里镇鸭口小学三个星期的支教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大手牵小手,情满圆梦路。我们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们要继续走着,我们也在继续走着,从未停息。

  作者简介:

  杨杰,笔名易杰,1996年4月15日出生在贵州遵义一个农村家庭。初中时开始创作诗歌,高中时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常见于《北方诗刊》、《高校文学》、《心灵文苑》,《关东文苑》、《作家报》等地方,省级,国家级刊物。著有诗集《写你成诗》。曾获得多项诗歌奖项。现为朝夕出版社副总编辑。

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