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公益网
地方联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少儿公益 > 捐助公开 > 正文

家门口点对点捐助公开透明

来源:东江时报    时间:2017-03-22 10:39:17    
爱心家园开设康园中心鼓励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 《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爱心家园开设康园中心鼓励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 《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
2013~2014年度 “惠州慈善奖”新增慈善项目奖,惠州市12个慈善项目成为首批获得此殊荣的项目,其中便有桥西爱心家园助困项目。助困慈善项目如此多,桥西爱心家园凭什么从中脱颖而出?近日,记者前往位于市区麦地马庄路40号麦迪新村的桥西爱心家园一探究竟。

建14个社会捐助站激活帮扶潜力
走进桥西爱心家园,记者一眼就被墙上张贴的红纸吸引住,这是一张桥西干部职工居民为白血病患儿小倪捐款的名单,上面罗列着两三千人姓名和捐款金额,多的数百元,少的10元、5元。
捐款名单下方的椅子上,11岁的郑玉浩完全沉浸在阅读的美妙世界中。来自贫困单亲家庭的他热爱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困,买书成为奢谈,加上母亲邱素娟身体差,这个家庭曾一度陷入困境。“是爱心家园帮助了我们,我真的很感激。”邱素娟看着儿子说:“我常跟他说,这么多人帮助我们,要好好读书、学会感恩,以后多帮助大家。”听到母亲的话,郑玉浩的回答铿锵有力:“我长大想当警察。”邱素娟听到就笑了。
“关爱社区里的困难家庭是我们建立爱心家园的出发点。”桥西街道办副主任吴金莲说,他们最初发现企业家常常舍近求远做公益或善事,另外有些人想捐助但又怕捐得少就不好意思捐款,为此,桥西街道办在2012年构筑了一个 “街道主导、社区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扶残济困新模式,并建立了14个社会捐助站,搭建了一个家门口的爱心平台,激活了社区的帮扶潜力。

“四公开”让居民监督捐赠救助全过程
阳光救助才能获得大家的信任,为此,爱心家园制定并实施了“四公开”制度,即救助对象公开、标准公开、领取程序公开、供需情况公开,让居民监督捐赠救助全过程。
吴金莲说,爱心家园在建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只起到搭建爱心桥梁的作用,为捐赠者与受助者牵线搭桥。“我们建立了点对点的慈善捐助模式。”她说,街道摸底出某个困难家庭,再联系到企业或商家,让捐赠者与受助者直接沟通,善款直接汇到受助者的账户,物资也直接送到位,“我们不设仓库,不代保管,全程公开透明”。
正是在这种模式下,爱心家园救助模式获得了居民的信赖,至今已发动过社区企业和居民开展 “贫困学子圆梦”、“大病困难救助”、“因病致贫救助”、“夕阳扶老”、“爱心助残”等慈善品牌求助工程,至今累计有2374户次困难家庭、26名贫困家庭学生及1名身患癌症的困难职工获得了帮扶。

开设康园中心鼓励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
一旦患上智障、精神病等疾病,或者不幸残疾,家庭往往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为了减少被歧视或者担心给他人带来麻烦,家庭也往往把残疾成员圈养起来,极少让他们出门,未成年人更是如此,如此对他们的身心健康皆不利。
爱心家园就专门开设了一间康园中心,内设阅览室、健身室、工疗室等,家庭或个人自愿申请,经审查合适参与的,以会员身份来到康园中心。爱心家园通过理疗、工疗、娱疗等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手段为他们提供服务,并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制作手工艺品获取酬劳,或参与爱心志愿服务,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
记者探访时,吴丽(化名)和约10位会员正在制作塑胶葡萄。吴丽患有二级智障,以前她困在家无聊时会自己去公园看人下棋,常常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她是这里最幸福的人,每天都是由妈妈送过来,我们都是自己坐公交车或骑车而来。”听到工友张华(化名)这么说她,吴丽露出得意的笑容。
此前,张华因为残疾失业了几年,“找工作真的太难了,在这里挺好,来到这里的人不会歧视我,我也能挣到点钱帮衬家用。”

“街道摸底出某个困难家庭,再联系到企业或商家,让捐赠者与受助者直接沟通,善款直接汇到受助者账户,物资也直接送到位,我们不设仓库,不代保管,全程公开透明。”
——— 桥西街道办副主任吴金莲
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 1
  • 2
  • 3
  • 4
  • 5